| 设为主页 | 保存桌面
艺人介绍
作品分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陈成
  • 电话:051087408671
  • 手机:13961534100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艺人介绍
艺人介绍

陈成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
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
一级高级技师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中国紫砂学会会员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三八红旗手
宿迁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客座教授

1952年生于陶都宜兴,1972年踏上紫砂艺术之路.师从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顾道荣,工艺美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何道洪。我爱紫砂,所以从1972年道至今,我都在努力把宜兴陶都的紫砂壶文化做好,把老一辈的传统壶做好加以创新,做给一个合格的紫砂艺人。
因对紫砂艺术的热爱和真诚,在晋级工艺美术师后,仍虚心向各风格流派的前辈名师们学习,忠实于紫砂陶艺的传统,在前辈大师们的潺潺教诲下,艺术境界日趋成熟。设计创作的作品造型自然、趣味天然,在仿真中提炼抽象,于简约处彰显意韵。因而,花器作品“花”中有“简”、真中有趣;光素器作品线条圆润、搭配合理,符合视觉美的要求。50多年来的不断追求、探索、创新,始终保持着真诚的心态。紫砂陶艺不单是技艺,这里有丰富的内涵,所包容的不仅是泥土和空间,更重要的是文化,是深厚的传统文化,道法自然,自然界的花草虫鸟均被运用到紫砂壶艺中。“供春套具”、 “寒山钟声”、“大团结”、“田野情趣”等作品参加各级工艺美术展,多次获金、银、铜等大奖,仿真作品虽以写实为主旨,但运用紫砂独有的技法转换处理,一枝一叶犹如戏剧的一招一式,以保持独有的那份“味”,如玉器感,触摸和谐、敦厚朴实,富含中庸的东方文化底蕴等,从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本体语言。
《紫砂壶“花货”的自然情趣美》、《谈谈花货紫砂壶的设计与制作》、《浅谈紫砂壶的文化内涵》等多篇论文在省级专业刊物上发表。“事事如意壶” 被编入《陶娃学紫砂》 (五年级)课本。 作品被许多知名人士和收藏家收藏。

教育历程
1975年三年制高中毕业于宜兴市川埠中学。
2003年在宜兴电视大学学习科目《创新原理与方法》。
2006年在宜兴电视大学学习科目《现代职业道德与通用能力》。
2012年7月毕业于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电脑艺术设计专业。
2012年在江苏省宜兴职教中心校学习科目《信息技术革命与知识产权法》。
2018年获得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举办的《人文陶瓷艺术高级研修班》结业证书。
2018年获得无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发的《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文明发展》无锡市专业技术人员公共科目继续教育培训考核合格证。
2019年获得无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发的《智能制造的关键趋势》无锡市专业技术人员公共科目继续教育培训考核合格证。
2019年12月获得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举办的2019紫荆陶艺文化传承与创新高级研修班结业证书。
艺术历程
1990年 为技术员 。
1992年 评为助理工艺师、任车间主任,作品《十六竹》壶、《百寿桃桩》壶入编<<壶中天地>>,作品《迎宾三友松段》壶、《南瓜》壶入编<<紫砂风采>>。
1996年因对社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而收录于《中华名人词典》。
1996年 作品《蟠桃》壶、《喜鹊梅桩》壶、《一捆竹松段》壶编入《当代群英》,《云肩三友》壶、《一段竹》壶入选国际陶艺展。
1997年,作品《三友》壶、《一段竹》壶、《金猴尝鲜》壶入编<<当代宜兴陶艺名家集>>。
1999年评为工艺美术师,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2000年作品《石鼠》壶获第二届中国国家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铜奖,作品《金猴尝鲜》壶获优秀奖,入编<<收藏指南>>,作品《玉兔壶》入选香港大世界收藏中心。
2001年作品《寒山钟声》壶被费孝通先生收藏,并入编<<陶魂>>。
2001年获得2000年度中国紫砂艺术名人及优秀陶艺家评选活动入选资格。
2001年参加世界艺术家联合会,录取会员。《石鼠》壶获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铜奖;
2001年作品《一捆竹》壶在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铜奖。
2002年<<河北日报>>发表署名文章<<陈成大师紫砂壶受到客商青睐>>,作品《供春》壶在中国(石家庄)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上获金奖、作品《祝愿》壶获银奖,并入选台湾出版的<<鉴赏珍玩>>。
2002年作品《石瓢》壶在两岸四地澳门国际陶艺交流会上获 紫砂传统金奖。上海<<民间收藏>>刊登了《祥和壶》,并作专文介绍。
2002--2003年作品《夜色》壶、《春色》壶入编中国十大紫砂茗壶,获优秀奖。
2004年作品《山居秋砚》壶在江苏陶艺展上获优秀奖。
2004年作品《风月诗篇》壶获第二届中国太湖国际博览会金奖、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
2004年作品《大团结》壶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第六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暨《中国工艺美术优秀作品评选》中获中国工艺美术创新艺术金奖。
2004年作品《年年有余》壶被中国陶瓷博物馆收藏并刊登在中国紫砂艺术书刊上。
2005年作品《如意》壶入选陶艺系列教材《陶娃学紫砂》五年级课本,同年作品《寒山钟声》壶再获李铁映先生青睐,书并篆文。
2005年作品《田野情趣》壶获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作品《明月秋风》壶获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优秀奖。
2006年作品《韵方》壶在秦皇岛笫一届紫砂文化展荣获金奖,《二泉》壶荣获银奖。
2008年在2006-2007年度宜兴市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撰写的《谈谈花货紫砂壶的设计与制作》论文被评为二等奖。
2008年向江苏省发展体育基金会捐赠《井栏》紫砂壶用于资助江苏省体育公益事业。
2009年作品《大团结》壶获专利作品外观设计一等奖。
2009年作品《寒山钟声》壶在首届中国(宜兴)紫砂原创专利作品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2009年作品《赏月》壶在首届中国(宜兴)紫砂原创专利作品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2009年10月25日蟠桃园在山东济南省博物馆永久性收藏,同时蟠桃园山东济南省庆祝建国60周年紫砂文化艺术展出荣获金奖,2011年作品《葵卷》壶获河南省紫砂工艺文化展出金奖。
2012年祈福提梁壶在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宜兴巿陶瓷行业协会,笫三届广州紫砂陶艺术文化节展出荣获银奖。《寒山钟声》壶、《葵卷》壶、《年年有余》壶都在中国陶瓷省博物馆永久性收藏。
2013年被宜兴陶瓷博物馆聘为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高级工艺美术师,任期陆年。
2013年8月作品《寒山钟声》壶被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永久收藏。
2014年1月作品《雅》被吉林省博物馆收藏。
2015年6月被宜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评为宜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
2015年12月作品《满园春色》壶在第十七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获“中国工艺美术金奖”。
2016年4月被北京卡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评为“卡戳网"首批文化名家。
2016年11月作品《年年有余·听海》在第九届“中陶奖”中国陶瓷产品设计大赛荣获淇河杯金奖。
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连续四年入选年度综合先进光荣册。
2017年1月作品《掇球》壶获得宜兴市慈善会的捐赠证书。
2017年5月作品《松趣》壶在第三届全国陶瓷职业技能竞赛(江苏赛区)暨宜兴市第十二届手工制陶大赛中获特别荣誉奖。
2017年7月作品《玉带》壶被江苏工美馆收藏。
2017年7月作品《桃园三结义》壶获得“2017年首届宜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陶瓷艺术作品展”参展证书。
2017年至2020年连续四年被中共宜兴市丁蜀镇委员会、宜兴市丁蜀镇人民政府评为2019慈善之星。
2018年5月作品《红梅绿竹》壶在“2018河南第八届紫砂艺术节”荣获金奖。
2018年10月论文《论紫砂花货的美学情韵与文化传承——兼谈“赏月壶”的设计创意》在宜兴市2016-2017年度优秀学术论文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2018年11月被上海东方紫砂艺术研究中心聘为首席研究员,聘期五年。
2018年12月被上海文人紫砂艺术馆聘为特聘讲师,聘期五年。
2018年12月作品《歪把梅桩》壶被中国紫砂博物馆永久收藏。
2019年12月作品《富贵牡丹》壶被海南省博物馆永久收藏。
2019年12月获得宜兴市慈善会丁蜀镇分会的捐赠证书。
2019年12月被常州市钟楼区天爱儿童康复中心聘为常州天爱儿童康复中心--陶艺坊兼职教师,聘期两年。
2019年12月获得常州市钟楼区天爱儿童康复中心、宜兴市刀笔书法协会举办的常州市钟楼区天爱儿童康复中心”关爱自闭症儿童为爱行动、援建天爱陶艺坊“公益活动爱心证书。
2020年2月收到宜兴市慈善会丁蜀镇分会颁发的用于新型冠状病毒专项防控捐赠证书。
2020年3月被丁蜀镇妇女联合会评为“三八”红旗手。
2020年8月作品《盛世陶杯》被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收藏。
2020年9月作品《猴桃瑞寿》壶在“2020中原茶文化节暨河南第十届紫砂艺术节”中荣获金奖。